站内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  担架系列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心肺复苏模拟人 心肺复苏技术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25 作者:益联 来源:益联医学

   2005年心肺复苏模拟人操作执行标准,《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肺复苏技术成果:
1、实施《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有提高,且存活率在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
2、各个急救系统 (EMS)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相差较大;
3、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针对所有施救者,即医务人员或非专业施救者的基础生命支持(BLS)方面的问题。《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并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的重要性。
在《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建议以大约每秒钟1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实施高级气道开放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之后,可按照大约每6至8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8至10次呼吸)。应避免过度通气。
2010年版心肺复苏模拟人执行标准:
1、2010年指南,心肺复苏模拟人 成人心肺复苏法调整了心肺复苏的流程,由A-B-C更改为C-A-B,把心脏按压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2、在除颤之前进行胸外按压,在除颤1次结束之后马上再进行胸外按压。
3、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100次;
4、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
5、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为30:2,未更改。
6、连续按压,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持续按压,不过早放弃病人。
7、可以在治疗科室使用机械按压。
美国心脏学会(AHA)15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6、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及早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7、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8、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PCI的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初的3到6小时内,多24小时内,对所有患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不建议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管造影时,才转诊。
9、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10、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旧指南还要求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文章来源:http://www.shyilian.com.cn/news/news272.html

 
上一篇:高智能婴儿模型模拟护理婴儿方式 下一篇:外科缝合技术训练 外科缝合腿模型特点
 

 



 Copyright © 2003-2016 Shanghai yili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159号友谊时代大厦1601-1604 生产基地:上海市松江区明南路498号
销售直线:021-64176268 64188033 664188321 64188291 64171172 64045039 64049582 34692758
销售总机:021-64171533 传真:021-63059828
  E-mail:shyilian@126.com  上海益联医学仪器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沪ICP备16043353号-2号

 
阿里巴巴诚信通档案 Valid CSS!